地产+健康:探索房地产跨界转型新方向

时间:2017-06-13作者:admin

康益恒智慧社区地产新方向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库存高企,竞争充分,传统地产的销售额增速下滑,房企纷纷谋求转型找寻增值途径。在“健康中国2030”国家级战略背景下,各大房企与其他投资者积极探索“地产+健康”跨界发展新模式—在保留原有租购并举的居住属性上配以健康服务,提升住宅品质,实现地产增值。健康地产作为产业叠加的新兴产物,存在哪些创新升级方向?又能否成为传统地产突破现有瓶颈的灵丹妙药?

▼多重因素推动健康地产发展起步

一、 居民医疗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成为地产升级的内生性动力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恶化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居民健康意识被极大唤醒,健康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医疗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费性支出比重逐年增加,医疗支付范畴从单纯的疾病治疗向预防、康复、护理、养生等多元领域拓展,更多人群愿意为优质医疗服务与昂贵医疗技术支付溢价。医疗服务的提供场所由传统的集中化的大型综合医院向基层和社区住宅延伸,这为房地产向医疗服务业跨界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

二、老龄化加剧推动人口结构转变 医养结合成为主要趋势

我国现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2015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亿,占总人口的16.1%;预计至2030年将突破25%。同时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与未富先老将进一步加重人口赡养负担。医养结合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国策,一直是房地产市场所关注的热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养老地产备受投资者的青睐。

三、社会办医受政策影响日趋成熟,为地产转型提供落脚点

十二五期间,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社保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逐步放宽社会办医的准入限制,强调在调整和新增医疗资源中优先考虑社会资本,优化社会办医环境,为扩大民营医疗资源供给注入动力。

全国医院数量康益恒科技全国数据数据统计  

来源:国家卫计委《2010年-2015年卫生事业基本情况统计》

▼“地产+健康”的产业升级方向

早在201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对于健康服务业的范围进行了定义与分类,其中便包括了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产品研发、医疗人才教育以及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元化健康服务,为“地产+健康”产业升级方向提供了指路明灯。

一、养老康复地产

养老康复地产以老年人口为目标客户群体,是以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一般需求与特殊需求而设计的适老性地产项目,它集护理、医疗、康复、物业管理等多种业态为一体,常采用无障碍适老建筑设计。主要服务包括针对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和基本医疗,配合健康及饮食管理等。

二、养生旅游地产

养生旅游地产的选址多集中于生态环境良好、气候舒适宜人、具有丰富旅游资源或宗教养生文化的地区。其旅游养生、康体健身和休闲娱乐配套设施完善,且居住形式具有时令特征。主要服务包括疗养旅游、养生休闲、娱乐健身和观光度假等。

三、健康服务地产

在传统地产的基础上引入社区健康管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及信息化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跟踪,辅以社区医疗、运动健身、居家养老等服务,是满足全龄医疗需求的综合性社区健康地产项目。主要服务包括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与疾病早筛及诊疗等。

四、医疗健康产业城

医疗健康产业城是从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层面出发的综合最广泛健康业态(康、医、养、教、研、游),配备完善设施的大型地产项目。地产商开发此种项目可实现产业间的联动协同和规模效应,扩大服务范围,增强品牌影响力,拓宽和延长地产的价值链。产业城内置主要服务项目包括供综合医疗、养生康复、健康管理、度假旅游、科教研发、商务会展和星级酒店等平台化服务。

健康地产产业升级模式比较

健康地产产业升级模式比较

▼展望

我国健康地产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鉴于民众对医疗资源可及性需求的不断增长,健康地产有很大开发空间,市场潜力巨大。

健康地产的开发宜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元化的业态设计,不断创新产业升级方向。

互联网医疗将成为未来健康地产发展的重点,地产开发商可着力建设社区医疗网络,应用惠及全民的智能化移动医疗设备和远程医疗技术,打造高效协作的数字化健康社区。

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